早茶來論
  □柳絮(中大老師)
  垃圾混運一直是廣州市民對垃圾分類詬病最多的地方,不少市民因為看到自家的分類垃圾與其他未分類垃圾被混裝運走,而喪失了持續垃圾分類的信心。那麼,廣州何時才能全面實現垃圾的分類收運?對此,市城管委分類管理處處長尹自永鄭重承諾,“只要居民分了類,我們100%分類收。”
  也就是說,在城管部門看來,分類收運的前提是居民分類。這種想法實在有點本末倒置。假設一個小區有10%的先行者已經做好了垃圾分類,但在城管部門看來,這並不值得專門派車來分類收運,而是仍將其與其他垃圾混運,那麼此舉必然會打擊先行者的積極性,甚至讓他們成為鄰居眼中的傻子,自然地,先行者的努力付諸東流,垃圾分類又退回原點,從此陷入惡性循環。
  城管委擔心的另一個問題是:如果垃圾處理設施都建好了,但居民垃圾分類還沒做好,該怎麼辦?竊以為,這實在是過慮了。以廚餘垃圾填埋場的建設為例,如果有設備、沒垃圾,企業“吃不飽”,一定會想辦法去找垃圾,甚至以獎勵等方式鼓勵市民做好分類、提供廚餘垃圾,畢竟,垃圾只是放錯了的資源,垃圾處理不是如某些壟斷企業所說的那樣無利可圖,在真正放開市場且給予政策扶持的情況下,以完善垃圾處理設施來倒推垃圾分類,是可行的,大田山生態園不就是一個很好的廚餘垃圾處理範例嗎?
  但讓人費解的是,城管委今年7月竟做出了暫緩廚餘垃圾處理設施建設、上馬垃圾焚燒廠的決定。這樣的決定傳遞出什麼信號?會不會讓市民覺得:不管我怎麼分類,最後都是要被送到焚燒爐里一燒了之?不妨問問城管委:假設一夜之間廣州市民的垃圾分類真的百分百達標了,相應的分類收運能力、垃圾處理能力能否跟得上?
  其實歸根結底,垃圾分類在廣州推行十幾年仍原地打轉的原因,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政府主導過於強勢,相關決策又不夠科學。如果垃圾處理行業依舊不能放開市場,引入社會力量,廣州推動垃圾分類便很難真正落到實處。
  微博值班:黃雅熙 李文 鳴謝新浪、騰訊微博出場網友  (原標題:缺乏社會力量,分類難以推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f62sfpv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